雷神店至崇溪河段高速公路C8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012-10-23 10:42:24 来源:tranbbs 作者:佚名 评论:0 点击:
施工。
(2)涵洞施工要点
1)涵洞开工前,应根据设计资料,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对其位置、方向、长度、出入口高程以及与排灌系统的连接等进行核对。
2)涵洞盖板、涵管节在预制场集中预制,施工中确保盖板和涵管节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盖板和涵管节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 予制成品达到设计强度的70%才允许搬运、安装。
② 构件安装前,应检查成品及涵台尺寸。
3)涵洞(基础和涵身)沉降缝处两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填缝料应具有弹性、不透水性,并应填塞紧密。沉降缝宽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4)涵洞施工完成后,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上时,进行涵背填土。
5)涵洞施工完成后,出入口沟床应整理顺直,与上下游排灌系统的连接应圆顺、稳固、流水畅通。
(五)笔架山隧道施工
1、隧道概况
笔架山隧道是一座上下行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长大隧道。隧道横穿的山体最高海拔高程约为854m,隧道最大埋深约为365m。该隧道左线起讫里程为LK120+845~LK123+346.56,长2501.56m、右线隧道起讫里程为K120+810~K123+340,长2530m。
该隧道位于分离式路基段,为平行双洞,左右线隧道中线相距45m。左线隧道进口端缓和曲线进洞197.35m(R=995.22m、ls=240m)、出口端缓和曲线进洞70.41m(R=637.57m、ls=200m)、其它位于直线上;右线隧道进口端缓和曲线进洞87.73m(R=794.63m、ls=195m)、其它位于直线上。左右线隧道纵断面线型均为人字坡:左线隧道进口段切线纵坡为+2.33%,出口段切线纵坡为-0.511%,变坡点桩号LK123+000,竖曲线半径R=14000m。右线进口段切线纵坡为+2.4%,出口段切线纵坡为-0.7%,变坡点桩号K123+000,竖曲线半径R=13000m。
2、隧道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隧址区位处川鄂湘黔隆起褶带之侵蚀褶皱山地。地貌的发育明显受构造和岩性的控制,山脉走向北北东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总体上属侵蚀构造条形中低山山垅地貌,地形上常表现为锯齿状列峰山岭或单面山。其中隧道出口段地处宽阔陡峻斜坡底部之溶蚀槽谷中,表现为岩溶地段,由白云岩、盐溶角砾岩、灰岩等组成,溶隙、小型溶洞发育,溶蚀强烈。
(1)工程地质条件
本隧道穿越II、III、IV三种围岩类别,所占长度如表所列。
围岩类别
II
III
IV
长度(m)
左线隧道
676.56
655
1170
长度(m)
右线隧道
695
640
1195
具体地质情况如下:
1)LK120+845~LK120+940(左线)、K120+810~K120+870(右线):岩性为T3Xj6长石砂岩,呈褐黄色、灰白色,中~粗粒结构,厚层~巨厚层构造,钙质胶结。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节理裂隙较发育,多微张。洞口右侧边坡及仰坡易产生顺层滑动。地下水较贫乏。洞口强风化层厚3.4m。
2)LK120+940~LK122+160(左线)、K120+870~K122+120(右线):岩性以T3Xj2+4+6长石砂岩为主,夹T3Xj3+5砂质页岩、泥岩及煤线。长石砂岩呈灰白色、青灰色、肉红色。厚~巨厚层状,细~粗粒结构,钙质胶结;砂质页岩呈灰黑色,页理清楚,页面上均被炭质薄膜覆盖,具脱水风化特征,厚度变化大。煤线呈灰黑色,最厚达5m,一般1~3m。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节理裂隙较发育。地下水丰富,且随季节性变化明显。
3)LK122+160~LK122+659(左线)、K122+120~K122+630(右线):雷口组二段,以钙质泥(页)岩为主,夹灰质白云岩。泥页岩为软质岩,薄层状,层间结合较差,裂隙较发育。灰质白云岩为硬质岩,中层状,裂隙面局部有溶蚀现象,且有粘土充填。岩体呈块碎状镶嵌结构,地表岩石受构造影响较大,岩层倾角变缓(8-11°),同时受风化作用影响较大;地下水贫乏,水位埋深较大。围岩稳定性差。
4)LK122+659~LK122+985左线)、K122+630~K122+940(右线):雷口坡组一段,灰质白云岩、角砾状白云质灰岩、盐溶角砾岩的不等厚互层。中~薄层状,岩层层间结合差~较差,裂隙发育。溶蚀现象较发育,并多为粘土充填。围岩岩体呈角碎状松散结构。地下水较贫乏,雨季时局部段渗水现象较严重。围岩稳定性差。
5)LK122+985~LK123+320左线)、K122+940~K123+316(右线):嘉陵江组四段,角砾状白云岩及粘土岩。中~薄层状,岩层层间结合差~较差,裂隙发育。溶蚀现象较发育,并多为粘土充填。围岩岩体呈角碎状松散结构。地下水较贫乏,雨季时局部段渗水现象较严重。围岩稳定性差。
6)LK123+320~LK123+346.56(左线)、K123+316~K123+340(右线):地表覆盖4~8m(左线)、2~8m(右线)厚的松散含碎石粘土。下伏基岩为嘉陵江组四段白云质灰岩,薄层状,岩层层间结合差,溶隙及小型溶洞发育,雨季地下水较丰富。洞顶围岩呈角碎状松散结构,围岩稳定性差。
(2)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地下水主要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次为中统雷口坡组及下统嘉陵江组第四岩性段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
区内笔加山山脉,尖峰利脊,构成区内地表分水岭,两侧横向冲沟发育,井泉出露较多,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补给,受大气降水控制显著,次为地表水。
隧道单洞掘进计算涌水量为Q左=1723m3/d,Q右=1598m3/d,设计涌水量按正常涌水量的2.5倍考虑。
隧道区T3Xj长石砂岩含水层,水质对砼有弱分解腐蚀;隧道穿越的T2l1及T1j4地层为含膏盐层位,其环境介质对砼产生化学类腐蚀。
(3)不良地质情况
隧道区兴隆湾以南至出口段以三叠系的碳酸盐岩为主,灰岩、白云岩地层中的溶隙、溶洞等溶蚀现象较发育。溶洞、溶隙规模一般0.2~0.9m,溶蚀强烈,岩心呈蜂窝状,局部淋滤形成黑色粘土,该段岩溶地下水贫乏,位于岩溶垂直分带之垂直循环带,雨季地下水量可能猛增。尤其是W24泉位于LK123+330左边60m,出露高程在隧道顶板附近,汇水面积较大,隧道在雨季开挖时泉水可能渗入隧道。
3、设计情况
本隧道设计为上下线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建筑限界净宽9.75m,净高5.0m,左右线进口段均为竹削式洞门+明洞,出口为双柱式洞门。本合同段范围内设人行横洞5处,车行横洞4处,并根据隧道埋深及围岩类别的不同,共设计了明洞、II超浅格、II超浅、II超、II超格、III浅、III格、III格平、IV、IV仰衬砌十种类型。
4、笔架山隧道总体施工方案
(1) 总体安排
1)笔架山隧道施工采用新奥法、机械化快速掘进施工方案。隧道开挖拱部采用光面爆破,边墙采用预裂爆破,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岩体的完整性,同时减少
相关热词搜索: 雷神 神店 店至 至崇 崇溪 溪河 河段 段高
上一篇:安(康)平(利)二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下一篇:京珠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排行
- ·顺行环流交通系统(31)
- ·思考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行业的出路(11)
- ·新乡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正式启用(9)
- ·手机APP车联网应用解决方案(7)
- ·郭继孚:停车太便宜 北京86%出行停车免费(7)
- ·石少伟个人简介(7)
-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交通专业(6)
- ·我们可以控制交通——灌输积极的管理文化(6)
- ·探索交通标志产业革命(6)
- ·阜阳规划三条地铁及一条轻轨线路(5)

专栏观点更多>>
A轮融资背后的故事----访北京文安科技董事长陶海
Tranbbs记者:陶总您好,请您介绍一下北京文安在智能交通行业取得的优异业绩。陶海:在业绩上,文安发展...王笑京:“互联网+”不是技术简单相加
8月1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联合主办的“互联网+汽车+交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岭南通和羊城通的NFC电子票证应用的布局
国内股市跌宕起伏,而移动支付却持续升温。伴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关于NFC与交通相结合的应用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