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摩的倒逼免费公交的经济学原理
2012-10-23 12:30:29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陆志明 评论:0 点击:
据媒体报道,为了治理当地“黑摩的”带来的社会、交通问题,湖南常宁市花费数百万推出若干条线路的免费公交。此后,当地“黑摩的”的数量从1700多辆迅速下降到400辆。
几年来,当地政府花费五六百万整治“黑摩的”,甚至全警动员,都无济于事。然而转换思路之后,同样是花费数百万元,改整治为竞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黑摩的”倒逼出了免费公交,其实背后蕴藏着朴素的经济学原理,这就是萨缪尔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准公共产品向公共产品转移的理论。
作为关系公共交通安全与城市社会形象的重要标志,城市公交历来都是一项介于政府与市场供给之间的准公共产品。也即部分市场化运作,部分依靠政府财政支持。这也是大多数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的主流选择。
但是考虑到公交系统费用高昂,长期依靠政府补贴恐难以为继;同时并非所有纳税人都长期依赖于公交系统,如果将公共交通作为完全的公共品由政府供给难免出现财政分配不公现象。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收取少量费用,既实现市场化运作以降低经营成本,同时也能依靠收费运作,提高服务质量,避免因免费带来的服务质量下降问题。
当然,在特定时间、地点与情境之下,公交系统不可以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或者国有化运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当准公共品更趋近于公共品属性时,那么可以由完全政府供给的方式来提供;而当准公共品更趋近于一般消费品时,那么可以完全由市场提供。
就拿常宁市的案例来看,公交免费的起源是“黑摩的”泛滥带来的社会公共安全威胁与城市形象损毁。而免费公交这样的公共产品正能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因而公交服务也在这一特定时刻从准公共品上升为近似完全公共品。
值得指出的是,完全由政府提供公交这样的准公共品服务,在一般情况下超出了政府所应承担的职责范围,因此不代表这一现象已经适用于所有环境。常宁市未来是否会一直将免费公交继续下去:一是看公交服务是否会重新成为准公共品。当常宁市“黑摩的”销声匿迹,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城市空气污染和燃油消耗下降之后,对公交系统收取低于“黑摩的”的价格以支付日常开支也是可能的选择;二是看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是否能够满足现有的公共交通支出需求。虽然目前常宁市依靠矿产资源价格上涨增加财政收入,但是这并不代表未来矿产资源价格会一直维持在高位,当政府财政收入下降或者需要支付新增的公共支出时,停止部分准公共品的支出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免费公交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能得到圆满的解决。据调查,“黑摩的”的司机大部分都是下岗工人和进城农民。在政府用免费公交将“黑摩的”挤出市场以后,这些下岗工人和农村务工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将重新浮出水面。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安排,届时可能产生其他不利于城市形象与公共安全的事件发生。所以,促进经济发展,为这些人提供适合的工作岗位,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常宁免费公交也才能充分实现其公共政策的社会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 公交
上一篇:浅谈城市地铁火灾的特点及扑救方法
下一篇:厦门选择BRT的背后
评论排行
- ·顺行环流交通系统(31)
- ·思考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行业的出路(11)
- ·新乡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正式启用(9)
- ·手机APP车联网应用解决方案(7)
- ·郭继孚:停车太便宜 北京86%出行停车免费(7)
- ·石少伟个人简介(7)
-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交通专业(6)
- ·我们可以控制交通——灌输积极的管理文化(6)
- ·探索交通标志产业革命(6)
- ·阜阳规划三条地铁及一条轻轨线路(5)

专栏观点更多>>
A轮融资背后的故事----访北京文安科技董事长陶海
Tranbbs记者:陶总您好,请您介绍一下北京文安在智能交通行业取得的优异业绩。陶海:在业绩上,文安发展...王笑京:“互联网+”不是技术简单相加
8月1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联合主办的“互联网+汽车+交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岭南通和羊城通的NFC电子票证应用的布局
国内股市跌宕起伏,而移动支付却持续升温。伴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关于NFC与交通相结合的应用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