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技术一体化
2015-03-31 09:16:14 来源:tranbbs.com 评论:0 点击:
今天,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酝酿已久的“一带一路”终于有了明确的行动计划。“一带一路”一旦实现,对于人类历史来讲,几乎是与大航海时代欧洲列强开辟通往亚洲贸易通道相提并论的大事件,用新时代的中华文明来谱写没有血与刀的自由贸易。在这份描写伟大事业的文件里,将实施的重点放在了“人与物的自由、便捷流动”上:
“ 抓住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推进港口合作建设,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加快提升航空基础设施水平。...
西北、东北地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发挥陕西、甘肃综合经济文化和宁夏、青海民族人文优势,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兰州、西宁开发开放,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
这份文件里,无疑对我国从事基础设施工作的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技术在我国完成了引进、吸收、消化、创新之后,还有输出的要求。输出不是写几篇论文,也不是翻译一些技术文献,而是教会“一带一路”沿线不发达国家构架出一套又一套适合本国使用的技术体系构架,帮助这些国家建立自身的基础设施理论、实践框架。教学的过程是文化、技术的传播,是规划、设计、营造的一体化过程,形成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带一路”共同市场环境,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舞动在倍数规模的地区里。
如同我国从资本输入国逐步向资本输出国转变一样,在许多领域,都会从单向输入向双向甚至输出更多的方向转变。大部分的基础设施领域,国内都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技术体系和相应支撑的标准规范、工程制造机械、材料等。这个体系源发于西方的知识体系,然而在国人努力下,已有比美流行于国际的美标、欧标等标准的中国标准,适合第三世界,全面且实用。这些标准,是技术一体化的关键过程,正如当年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带领西方标准横行第三世界一样,新设立的亚投行、丝路基金也应带领中国标准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让沿线国家了解并选择,帮助这些国家建立起适合自身的标准。
走一条快速发展且可持续的道路,是中国自身的愿望,也是“一带一路”沿线不发达国家的愿望,这些中国标准曾支撑中国走过一段高速发展的道路,同样也会支撑这些国家走出高速发展的道路。在大部分领域,中国标准和发达国家的标准并没有太多的不同,然而,喜欢且擅长包装的发达国家,通常会用“环保”、“人权”的理念让这些标准显得截然不同,使自己立于道德高地。当剥开外衣透露细节时,这些标准的语句却会惊人的相同,而道德高地在细节面前只是个笑话。技术一体化的过程,将教会沿线国家如何剥开道德高地的外衣。
技术一体化,是“一带一路”的序曲,也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过程。对中国这样一个处在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的国家,打破西方技术壁垒和建立自身技术快速传播通道是同等重要的事情。技术流动越快,一体化框架形成也就越快,而“人与物的自由、便捷流动”也就变得自然而然。因此,为了让技术流动更快,应在“一带一路”范围里建立起技术流通的通道和技术实践的环境。
技术流通的通道应以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缺少的工程技术知识体系为龙头,形成知识高地传播到这些国家的内部。这些工程技术知识体系以我们熟悉的标准和国内长期的经验为母本的,与各国的工程师一起,用当地的语言,结合当地的知识结构,毫无保留携手建立。知识的传播会遇到语言、基础教育、实践经验等诸多瓶颈,但与快速发展的愿望相比,这些瓶颈的打破并不算难题,只要知识不是壁垒,那传播只是速度的问题,各种基金无疑是传播速度的催化剂。
几十年的积累,足以让我们发生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在下一个几十年里,无疑,我们除了需要形成内生的研发动力,也需要像发达国家一样,学会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知识传播者。既然我们曾经遇到了如此变革的中国三十年,那也有可能将迎来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最为庞大的一体化革命。用三十年如饥似渴学到的知识和呕心沥血积攒的工程经验,助力在后几十年一体化的知识传播过程,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又一次角色转化,就如同中国在历史面前华丽转身一样。
也许,你开始思考的那一刻,正是一体化开始的那一刻。

相关热词搜索: 一带一路
上一篇:出租车:关注体制机制的创新
下一篇:数据公开 谁来公开

评论排行
- ·顺行环流交通系统(31)
- ·思考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行业的出路(11)
- ·新乡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正式启用(9)
- ·手机APP车联网应用解决方案(7)
- ·郭继孚:停车太便宜 北京86%出行停车免费(7)
- ·石少伟个人简介(7)
-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交通专业(6)
- ·我们可以控制交通——灌输积极的管理文化(6)
- ·探索交通标志产业革命(6)
- ·阜阳规划三条地铁及一条轻轨线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