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其信教授个人介绍
2012-10-23 17:39:29 来源:Tranbbs.com 作者:佚名 评论:0 点击:
史其信-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 原所长、中交协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智能交通技术应用中心主任
【社会职务】:
世界交通安全协会海外特别顾问;国家汽车移动物联网技术工作组组长;
湖北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ITS技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学会常务理事、快速公交(BRT)专家委员会成员;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理事、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等
【个人简介】:
史其信教授1946年4月生于北京,1965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1970年3月毕业留校任教(2009年10月退休)。
史其信教授1985年开始,根据国家需要在清华大学创建了交通工程学科,1995年创立了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任第一任所长,为清华大学交通学科学术带头人,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史其信教授曾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十多项,省部级攻关课题及合作项目二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论(译)著八部。
1997年4月作为大会主席,在北京德宝饭店主持召开了我国第一次ITS的国际会议-《’97北京智能交通系统(ITS)发展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0年3月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协调领导小组成立,担任了第一届ITS专家委员会的工作;参加了“九五”攻关课题“中国ITS体系框架研究”项目(任“ITS技术评价”子项目组组长)。
2001-2005年参加了国家“十五” 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的立项及ITS示范城市的相关项目的检查、评审、验收等工作;同时参加国家“十五” 科技攻关项目“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任 “交通运输发展对智能交通系统的需求分析” 子课题负责人。
2004年任《国家汽车计算平台工程》专家组专家,主持领导该项目的智能交通技术应用的框架方案设计及其论证。
2006年组织编写“快速公交(BRT)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指南”,指导国家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
2008年担任隶属于国家发改委的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直接负责在ITS技术应用领域的交通信息化、产业化的发展,坚持产学研结合道路,积极推进交通动态信息服务和射频识别(RFID)等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同期,参加了奥运碳减排计算器的开发与应用、智能交通技术在科技奥运的应用等项目。作为国家科技成果验收组组长,对“奥运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奥运公交专线的指挥调度中心”等成果进行了验收。
2009年提出“车联网”概念和技术框架,推动物联网技术应用与发展。
2010年起任国家汽车移动物联网技术工作组组长和国家汽车移动物联网联合建设中心秘书长。
【专业、专长】
智能交通系统、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史其信
上一篇:史其信:智能手机将成为车联网载体
下一篇:公交系统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评论排行
- ·顺行环流交通系统(31)
- ·思考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行业的出路(11)
- ·新乡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正式启用(9)
- ·手机APP车联网应用解决方案(7)
- ·郭继孚:停车太便宜 北京86%出行停车免费(7)
- ·石少伟个人简介(7)
-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交通专业(6)
- ·我们可以控制交通——灌输积极的管理文化(6)
- ·探索交通标志产业革命(6)
- ·阜阳规划三条地铁及一条轻轨线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