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停车问题与“停车观”:交通经济学视角下的审视
2012-10-23 20:40:12 来源:Tranbbs.com 作者:周江评 评论:0 点击:
最近,由几位老师在新浪微博上发出的如何解决中国大城市停车问题,以及停车是否属于民生问题,诱发了众多回复和讨论;各博友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读完很受启发,也倍感鼓舞:正视问题,畅所欲言,一直以来都是科学解决问题的基础;历史上,当辩论的一方企图用强力而不是充分的论据论证去说服对方的时候,常常是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罗马教会利用政教合一的势力对哥白尼们“日心说”的打压,正是欧洲文明史上最漆黑的片断之一。当红卫兵们用里通外国、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等大帽子、甚至罪名不由分说扣给他们曾经的老师、领导的时候,也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黯淡无光的10年之一。
审视城市交通和停车问题,可有很多的视角。例如从保障民生的角度,再如从城市规划和公共政策的角度,再再如从交通管理、交通工程的角度——不一而足。这里,我想从自己对交通经济学一点肤浅的理解,谈谈我怎么在一个宏观的层面,来总体上认识和考虑中国大城市停车问题。很小的时候,老师们就教会自己说,做人最要紧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即对人生、对世界正确的总体认识。因此,对于解决停车问题,我想树立一个正确的“停车观”,即对停车问题正确的总体认识也很关键。这个“停车观”有了,我们再去讨论停车问题的民生属性、从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等角度考虑和解决停车问题等等也许就会容易得多。但怎么树立这个“停车观”呢?我想交通经济学是个很好的工具和视角,因为交通经济学假定了人们可以用于交通目的的资源是有限的,交通经济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研究这些有限的资源如何得到最有效的使用和什么因素会影响资源的使用。交通经济学因此和我国城市人多地少,却又要设法容纳一定的小汽车发展、合理解决停车问题的国情有种天然契合。
当代的交通经济学(或者更确切说西方交通经济学)受到了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重大影响。其中之一是威廉.维克瑞(WilliamVickrey),另一位是丹尼尔.麦克法登(Daniel McFadden)。两人的学术贡献,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但把他们的思想应用到分析和解释停车问题,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对于我,维克瑞的学说最大的启示是他揭示了交通问题存在正负外部性,对于负面的外部性,需要通过征税的方法加以内生化,即让制造外部性的人得到合适的价格信号从而约束甚至是改变自己的选择。放到中国的地少人多城市里,至少是用作私人停车的土地和空间的负面外部性、机会成本是很明显的——用作停车的空间和土地,完全可以用作其它的作用,例如城市开放空间、慢行交通和居住空间等。
相关热词搜索: 停车

评论排行
- ·顺行环流交通系统(31)
- ·思考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行业的出路(11)
- ·新乡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正式启用(9)
- ·手机APP车联网应用解决方案(7)
- ·郭继孚:停车太便宜 北京86%出行停车免费(7)
- ·石少伟个人简介(7)
-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交通专业(6)
- ·我们可以控制交通——灌输积极的管理文化(6)
- ·探索交通标志产业革命(6)
- ·阜阳规划三条地铁及一条轻轨线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