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典型城市的BRT应用情况分析
2013-03-18 00:52:03 来源:Tranbbs.com 作者:董海龙 评论:0 点击:
自2004年及2006年我国第一条和第二条BRT线路相继在北京和杭州开通以来,到目前我国已有十一个城市相继开通BRT线路,大部分为省会城市,其主要发展高峰在奥运前后,延续至今,最近开通的也最坎坷的是广州中山大道BRT。
除去北京第一条BRT南中轴线争议较少外,几乎每个城市的BRT建设都伴随着争议和不理解,甚至在开通运营之后一段时间后依然还有城市居民认为BRT是失败的面子工程。不难理解,BRT没有创造更多的道路资源,而是路权的重新分配,必然会引起有车一族对于BRT的反对;但是一些因BRT的开通而被取消了普通公交线路的区域居民也会对BRT产生反感,有些人需要转车或走更远的距离,这是因为出行习惯被改变的缘故,有些城市会因BRT的完善而逐渐消减,而一些城市至始至终没有消除;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是,有些城市的BRT网络发展成熟,运营情况稳定,导致一些BRT没有覆盖到的城市区域居民对此BRT产生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以厦门为典型。
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大部分媒体报道BRT建设和运营都会引用巴西库里蒂巴和北京的例子,且少有负面声音,就算有也只是细微末节上的,只有广州建设BRT,从规划到建设再到运营,广州本地的媒体一直是质疑不断,每次人大会议,BRT的规划也好,方案也好,费用预算也好总要被拿出来仔细查看一番,而最近的质疑方向是广州BRT的真实建设费用。
其实BRT最大的费用来自于土建和专用车道建设和路口改建;其次是车辆,一辆18米左右的铰接车一般都在180万以上,12米车也在60万以上;而我们最关注的ITS系统以及监控系统其实在整个项目费用中所占比例并不算大。
早在广州BRT项目还在讨论之中的时候,本刊曾经做过一期不成熟的BRT专题报道,当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当时已建有BRT的城市仅北京和杭州,其余城市大多只在规划立项或者刚进入建设阶段,部分原因在于编者对于BRT这一新生事物的了解也十分欠缺,所以报道的内容和深度都差强人意。
此次重拾BRT这一话题,我们的主要落脚点在于对各个城市BRT的项目特点、运营现状等方面来进行比较,更清晰的了解BRT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从而更进一步了解BRT带来的公交优先。
我们将从城市BRT线路概况、工程造价、专用车道、BRT票价、交通信号优先等方面进行比较,主要城市包括杭州、济南、常州、厦门、郑州、广州以及大连。
相关热词搜索: 智能交通
上一篇:台湾ETC运营现状
下一篇:中国Telematics,开始上路了——2011 Telematics@China高峰论坛媒体观察

评论排行
- ·顺行环流交通系统(31)
- ·思考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行业的出路(11)
- ·新乡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正式启用(9)
- ·手机APP车联网应用解决方案(7)
- ·郭继孚:停车太便宜 北京86%出行停车免费(7)
- ·石少伟个人简介(7)
-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交通专业(6)
- ·我们可以控制交通——灌输积极的管理文化(6)
- ·探索交通标志产业革命(6)
- ·阜阳规划三条地铁及一条轻轨线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