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交通管理的几个印象
2013-03-18 00:52:03 来源:Tranbbs.com 作者:董海龙 评论:0 点击:
顾所以南京交通诱导系统为例,这个一系统是由电信提供财力,交管局提供交通数据,南京城际在线提供数据加工并提供给前两者,电信将路况信息作为一个服务提供给电信用户,而交管局可将信息通过广播、短信、微博和交通诱导
屏及时发布。这是一个多赢的链条,从长远看来,这是一个健康的生态链条,各出己力,各取所需。
独具特色的交通信息验证
上文说到南京城际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南京市交通诱导系统提供处理后的交通信息,这一系统的交通数据源来自南京7000多辆浮动车数据,近500路公交线路数据,5000路手机采集数据,3000多个信号灯数据等。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其中5000路手机采集数据是通过电信手机用户收集,收集之前确认用户每天的出行规律和轨迹,然后再根据手机定位来获得数据。
从数据来源我们可以了解,南京的交通信息数据依然是以浮动车数据为主,同时集成了手机数据和信号灯数据。浮动车数据与手机数据融合处理并得出交通信息,并不是独创,但是得出数据后,再通过路口的视频图像验证的,却有可能是南京独创。南京有200路视频监控可以随时调用,用以确认处理出来的交通信息(一般是拥堵)是否属实,当然,这只能是人工验证。我们知道,交通路况的变化可以用秒来做单位,而交通信息处理一般需要30秒的周期,而信息的发布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是拥堵很少能在一分钟两分钟内变化,所以对路口的车队长度进行观测,有利于得出更准确的结果。
南京现有的交通诱导屏依然是以红黄绿来显示,但据顾所表示,南京在考虑通过诱导屏发布更精确的信息,比如某一路段的平均车速、车辆密度,某一路口的排队长度等更直观的信息。对于交通诱导的作用,顾所认为不应局限在红黄绿的显示上,而应从三个层面来考量一个诱导系统所发挥的实际效果。第一层是整个城市的出行信息,可以提前半个小时提供对一些路口拥堵可能性的信息,类似于"天气预报"一样的交通拥堵预报;第二层是局部区域的路网信息,在拥堵发生后的5-10分钟内发布信息;第三层是路口交通信息,是否发生事故和交通设施故障等。顾所认为,目前国内大多城市所做的交通诱导,"宣传大于实际",但这"不是交管部门所能主导的"。
双频检测
南京智能交通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双频检测,射频和视频。视频即通过监控来实现视频检测,射频即RFID。与厦门、深圳不同的是,南京的RFID项目是通过环保局和交管局车管所以环保电子标签的形式来实现,为无源电子标签。现阶段主要为满足环保局监测汽车尾气排放是否达标的需求,在交通方面的加工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标签内存储了车牌和车型信息。同时根据规划,南京年内安装350套系统基站,覆盖70万机动车,系统一期将有300-400万台机动车用上电子标签。目前南京已经在主干道上建立40个基站,截止5月,覆盖3万机动车。
抛开项目进度和有源无源之争,南京的环保电子标签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电子车证,只是南京在推行时选取了环保这个容易为公众和舆论接受的突破口,诸如车辆管理、拥堵费收取等少谈或者不谈,在策略上值得其他城市借鉴。电子车证的应用前景肯定是广阔的,一旦成规模,对交通信息服务、交通诱导、卡口、不停车收费等都将有很大的裨益。
据了解,这一项目对用户免费提供标签,由江苏城市智能交通有限公司承建。
相关热词搜索: 南京交通
上一篇:从分散走向融合 智能交通发展的新挑战——2012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媒体观察
下一篇:黄金时代?——2012年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媒体观察

评论排行
- ·顺行环流交通系统(31)
- ·思考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行业的出路(11)
- ·新乡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正式启用(9)
- ·手机APP车联网应用解决方案(7)
- ·郭继孚:停车太便宜 北京86%出行停车免费(7)
- ·石少伟个人简介(7)
-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交通专业(6)
- ·我们可以控制交通——灌输积极的管理文化(6)
- ·探索交通标志产业革命(6)
- ·阜阳规划三条地铁及一条轻轨线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