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的特许期设计
2014-11-07 10:52:17 来源:tranbbs.com 评论:0 点击:
叶苏东, 王守清, 柯永建. BOT/PPP的应用之十:特许经营期设计. 中华建筑报, 2007年5月24日,第2版-行家论道.
BOT/PPP特许经营期设计
叶苏东1,王守清2,柯永建2
(1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
2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北京100084,sqwang@tsinghua.edu.cn)
特许经营期的设计包括:(1)选择特许经营期的结构(单时段或双时段);(2)确定特许经营期的长短及形式(固定或可变);(3)激励措施(有激励或无激励)。上述三个要素各有两个选择,可组合成八种设计,如图1所示。
常用的特许经营期是固定的,经营期的结构与激励措施结合则可形成四种特许经营期的设计:(1)单时段带激励措施,(2)单时段不带激励措施,(3)双时段带激励措施,(4)双时段不带激励措施。其中,激励措施可以根据项目特点设计出不同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因而得出更多的特许经营期设计。
不同的特许经营期设计造成不同的完工风险分配。在单时段不带激励措施的特许期设计中,实际运营期取决于完工时间:提前完工,则实际运营期比计划运营期长;延迟完工,则实际运营期比计划运营期短。因此,完工风险主要由项目公司承担:如果提前完工,享受比计划更长的运营期所带来的收入;如果延迟完工,承担因运营期缩短所造成的损失(图2)。
单时段带激励措施的特许期设计与单时段不带激励措施的特许期设计类似,完工风险还是由项目公司承担,只是完工风险比无激励措施的特许期设计中的更大,提前完工,实际运营期比计划运营期长并有奖励;延迟完工,实际运营期比计划运营期短并受处罚(图3)。
在双时段不带激励措施的特许期设计中,实际运营期与完工时间无关:提前完工或延迟完工,实际运营期都和计划运营期相同。移交时间取决于完工时间:提前完工,提前移交;延迟完工,延迟移交。因此,完工风险主要由政府承担(图4)。
在双时段带有激励措施的特许期设计中,实际运营期与完工时间无关但奖惩不一样:提前完工,实际运营期还和计划运营期相同,移交时间与计划相同,但有奖励;延迟完工,实际运营期仍和计划运营期相同,移交时间相应延迟,但受处罚。因此,完工风险由政府和项目公司共同分担,分担程度大小则取决于激励措施(图5)。
特许经营期的设计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项目的施工难度(简单还是复杂)和市场特性(市场型还是合同型)。施工简单的项目,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施工期,完工风险较小,因此,采用单时段结构或双时段结构差别不大。施工复杂的项目,难以准确地估计施工期,完工风险较大,应使用双时段结构以降低项目公司的完工风险,然后通过激励措施的设计,进一步调整完工风险在项目公司和政府之间的分担程度。合同型市场中,政府有较多种激励措施选择,而市场型市场中,则政府的激励措施选择较少。
实践中常见的错误是特许经营期的设计不符合项目的特性,完工风险的分担不符合风险合理分担原则(详见本系列连载文章之六)。如果只强调把完工风险转移给项目公司,可能导致项目公司提高报价或提出尽较长的施工期来降低延迟完工风险,项目公司可能将获得超额利润。

相关热词搜索: PPP项目
上一篇:PPP项目的价格设计
下一篇:王守清:一直在路上的PPP行者

评论排行
- ·顺行环流交通系统(31)
- ·思考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行业的出路(11)
- ·新乡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正式启用(9)
- ·手机APP车联网应用解决方案(7)
- ·郭继孚:停车太便宜 北京86%出行停车免费(7)
- ·石少伟个人简介(7)
-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交通专业(6)
- ·我们可以控制交通——灌输积极的管理文化(6)
- ·探索交通标志产业革命(6)
- ·阜阳规划三条地铁及一条轻轨线路(5)